發布日期:2021年10月12日
貴州鴨苗供應基地今天和大家淺談一下魚鴨混養飼養管理工作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!
一、養魚管理
1、清塘消毒。魚種下塘前,每畝1米水深用茶麸50公斤打碎泡水一日一夜後全塘潑灑,再用生石灰100公斤化水溶解全塘潑灑,7—10天毒性消失後可放魚種養殖。
2、魚種消毒。魚種落塘前,用3%食鹽水浸浴魚體表5分鐘,殺滅細菌和寄生蟲;草魚種則註射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再落塘養殖。
3、科學投餵。投飼要做到“四定”(定時、定質、定量、定點),要投餵量足,質好,適口的飼料,夏秋季可按魚體總體重投餵3—5%,冬春季可投1—3%。
4、水質管理。池水要保持肥、活、嫩、爽,透明度控制在30公分左右,池水PH值保持在7—8。
5、魚病防治。夏秋季每7—10天要換水一次,排放30厘米老水,灌入30—40厘米新水,保持水質相對穩定,每7—10天要用1ppm漂白粉化水全塘潑灑,或每畝1米水深用生石灰20公斤化水溶化全塘潑灑。適時開動增氧機,防止魚類泛塘浮頭。適時投餵藥餌,增強魚體抗病能力,促進生長。
6、勤巡塘,做好防逃、防病、防汛、防盜等工作。
二、養鴨管理
1、科學飼養。做到飼料合理搭配,定時定量飼餵,不餵黴爛變質飼料,飲水清潔充足,溫度、濕度、密度適宜,空氣新鮮。
2、防疫治病。一是搞好鴨棚清潔衛生,堅持消毒,清洗鴨棚,人不能隨便進入鴨棚,消滅傳染病源。二是飼養鴨30日齡時註射一次疫苗預防鴨瘟。70—80日齡時進行禽霍亂防疫。
魚塘養鴨四點註意:
1、選擇合適水面
水面一般選用面積667平方米以上,水深1.5-2米以上的成魚池和二齡魚種池,選適合的河溝、小型湖泊、水庫也可。對沙土埂、土質較松的池埂及新開挖魚池上的鴨圈池埂應修築護坡。此外,一齡魚池一般不宜放鴨,還有稻田也不適合魚鴨混養。
2、選擇適宜方式
現階段實行魚鴨綜合經營主要有三種方式:一是放牧式。即鴨群散放於池塘或湖泊水面,傍晚趕回鴨棚。這種方式有利於大水面魚類養殖,也可節省一部鴨飼料,但對魚增產效果不大。二是塘外養鴨。即在漁池附近建鴨棚,並設置水泥活動場、活動池,每天將活動場的鴨糞、殘余飼料沖洗到漁池中。這種方式便於鴨群集中管理,但不能充分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長處。三是魚鴨混養。即在漁池堤埂上建鴨棚,圍一部分池埂作活動場,把鴨直接放養在漁池上。這種方式能較好地發揮魚鴨共生互利的生態效應。農戶因地制宜地選擇好適宜的經營方式,這樣才可發揮效益。
3、進行合理搭配
漁池養鴨一般以每667平方米放鴨100-150只為宜。若放鴨200只以上,應以養鲢、鳙、羅非魚或鯉、鲫等濾食性和雜食性魚類為主,不宜以草、鲂或青魚為主。此外,還要註意換水增氧。每667平方米魚池養鴨不宜超過250只,否則魚產量會明顯下降。以每只鴨年產糞40-50千克計,養鴨魚池比不養鴨的每667平方米要增加4800-7500千克肥料,有效培肥塘水,繁殖大量浮遊生物,為鲢、鳙魚生長提供充足的飼料。養鴨魚池可以鲢、鳙魚為主,每667平方米可投放魚種50-75千克,1000-1500尾。以養草、青魚為主,每6667平方米放魚種75-1500千克,1000-1500尾。飼養得法,667平方米,凈產魚可達400千克以上。
4、加強飼養管理
為便於鴨群集中管理,可用舊網片、紗窗布等材料圍一部分漁池作為鴨的活動池,以每平方米水面養2-4只鴨為好,網片高度在水面上下各40-50厘米,以便魚兒自由進出。每天早晚在池埂活動場給鴨投飼,傍晚待鴨進棚後,將場地鴨糞、殘食清掃入池。早晨趕鴨出棚,撿蛋後要將棚圈內鴨糞清掃入池。夏季鴨群排糞量大,水質過肥,要及進加註新水,並減少施肥量。
這種一塘兩用的新型養殖方式不僅可以把池塘的作用發揮好,重要的是可以把池塘所創的利益加大化,而且鴨子的糞便還可以當做魚食,這種一舉幾得的養殖方式是非常值得嘗試的。
貴州長鑫盛農業有限公司其前身為貴陽南明長鑫禽業,公司成立於2003年。公司法人唐雲花,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壯大,目前是一家集提供貴州土雞苗、貴州烏金雞苗、貴州鐵腳麻雞苗、貴州鴨苗、貴州鵝苗等銷售、批發為一體的公司。
公司立誌把貴州土雞苗、貴州烏金雞苗、貴州鐵腳麻雞苗、貴州鴨苗、貴州鵝苗等銷售、批發以及家禽養殖業做到讓顧客滿意,放心的企業,並保證所銷售產品的質量以及售後服務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