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布日期:2022年8月19日
貴州鴨苗基地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雛鴨苗主要有三個生理特點,下面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!
1、生長發育迅速;
2、調節體溫機能弱,難適應外界環境;
3、消化器官體積小,消化能力弱。
1、準備工作
首先要備足新鮮的全價飼料;其次,育雛室、飼養用具和必要設施要配備齊全,保證每羽雛鴨都能吃到飼料和飲水;再次,育雛室、飼養用具等要用2%燒堿水進行消毒,幹燥後用清潔水沖洗幹凈,然後,育雛室熏蒸消毒。
2、先飲水後開食
雛鴨出殼後沒有饑餓感,在出殼後24小時後雛鴨絨毛已幹,活潑好動,常發出“嘎嘎”的叫聲,並開始活動互啄,這時就要先餵水後開食。若雛鴨精神倦怠,眼睛半開半閉,不願活動,此時已超過開食時間。雛鴨開食過早,容易損傷消化器官,影響雛鴨健康;開食過遲,營養供應不上,不利於生長發育。因此雛鴨開食的時間是在出殼後14-24小時之間。
切記:要先飲水再開食。在飲水中加適量葡萄糖或維生素C,能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胃,促進新陳代謝,加速吸收剩余卵黃,增進食欲,增強體質。若在飲水中加入1/1000的高錳酸鉀,還可起到腸胃消毒作用。
3、飼餵方法與次數
雛鴨的消化機能不健全,故而飼餵雛鴨時,每次不宜過多,只餵6、7成飽,若一次餵得過飽,易造成消化不良,雛鴨胃腸容積小,而消化速度快,如果餵食次數過少,使雛鴨饑餓時間長,就會影響雛鴨的生長發育。
兩周齡內的雛鴨在自由采食的情況下,采食的食糜5分鐘就可達到十二指腸,2小時開始排糞,4小時排空,餵食間隔時間超過4小時,雛鴨就處於饑餓狀態。一般地說,雛鴨越小,食量越少,餵食次數越多。在育雛初期(即一周內)要做到少餵料、勤添料,日餵6-8次,加餵夜餐1-2次,以促使雛鴨活動。
4、如何保溫?
溫度是育雛鴨的主要技術措施,只有溫度適宜,雛鴨的體熱消耗少,生長發育快,成活率才高。1-3日齡34℃-32℃,4-6日齡30℃-28℃,7-10日齡26℃-24℃,11-13日齡22℃-20℃。溫度逐漸降低,每天溫度變化不超過2℃。
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升溫或降溫要以雛鴨的行為表現為準,盡量滿足雛鴨對溫度要求的反應。例如:在溫度過低時,雛鴨怕冷,會靠近熱源紮堆,互相取暖,往往造成壓傷或窒息死亡;溫度過高時,雛鴨遠離熱源,張口喘氣,飲水量增加;溫度正常時,雛鴨精神飽滿,活潑,飲水適度,食欲良好,絨毛光亮,伸腿伸腰,分布均勻,靜臥無聲,飲水、吃食、排泄正常。
貴州長鑫盛農業有限公司其前身為貴陽南明長鑫禽業,公司成立於2003年。公司法人唐雲花,經過十幾年的不斷發展壯大,目前是一家集提供貴州土雞苗、貴州烏金雞苗、貴州鐵腳麻雞苗、貴州鴨苗、貴州鵝苗等銷售、批發為一體的公司。
公司立誌把貴州土雞苗、貴州烏金雞苗、貴州鐵腳麻雞苗、貴州鴨苗、貴州鵝苗等銷售、批發以及家禽養殖業做到讓顧客滿意,放心的企業,並保證所銷售產品的質量以及售後服務到位。